






【交通配套】:轨交出行非常便利,距离1/2/8号线(人民广场站)步行不到500m,一公里范围内还有1号线(新闸路站)、13号线(自然博物馆站)项目紧邻地铁1号线、13号线,自驾有南北高架。【商业配套】:项目周边有人民广场、南京东路、南京西路等高端集中商圈。【教育配套】:项目周边有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、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等知名院校。【医疗配套】:周边有上海市长征医院、上海市静安区北站医院、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等。



南京东路板块是在南京东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楼市板块。南京东路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,位于上海市中心,东起外滩即中山东一路,西至西藏中路,全长1599米,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为南京路步行街。南京东路大店名店林立,百业兴盛繁荣,各式商厦、优秀建筑聚集交汇,商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。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包容,互相渗透与吸收。南京东路继跑马场开张后,商贩逐利,也争相趋至,地皮价格上涨,跑马总会便卖出第一跑马场。于咸丰五年(1855年)在今西藏中路以东湖北路以西建成第二跑马场,时称新花园。南京东路由此这一带也繁华起来。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跑马总会将新花园的土地分块高价出售,次年建成跑马厅,其位置在今人民广场、体育宫、上海图书馆和人民公园处。同年,扩建后的花园路成为租界交通主干道,人们称为大马路或英大马路。在今西藏中路以西至静安寺辟筑一条长二英里的跑马路,名涌泉路,又叫静安寺路(今南京西路),同治四年,将大马路命名为南京路。在未来,对于南京东路板块有红利影响的规划则是“中央活动区”(CAZ)的提出。从“CBD(中央商务区)”到“CAZ(中央活动区)”,概念变化意味着空间布局和功能的重构。在本次规划中,黄浦全区都位于CAZ内,包括外滩、人民广场、南京路、淮海中路、西藏中路、豫园、世博地区等区域。金融、创意产业、文化,以及旅游等相对单一的功能将在黄浦区融合发展、相辅相成。CAZ是CBD理念的一种品质和内涵的延伸。CAZ继承了CBD的商业、商务等主要功能,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,突出功能的多样性,增加活力要素,提升空间环境品质。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和标志性战略区域,中央活动区有丰富的功能,足够的密度和适宜的尺度,具有开放、多元、混合等包容性特征,孕育着城市活力的创新基因。在本次规划中,外滩金融集聚带是CAZ重点打造的“外滩-陆家嘴以金融市场为主的决策中枢”;老城厢地区是CAZ内传承上海传统文化较为完整和独特的重要空间载体,商业贸易和旅游观光的标志性区域;黄浦滨江岸线是CAZ重点打造的“世界级滨水区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外滩金融集聚带空间布局上,采取“一轴三段”的组团式结构,其中,“一轴”即外滩滨江发展轴,由沿黄浦江的滨水岸线和中山路组成,有机连接各个功能组团。既是金融产业发展轴,又是生态景观和公共活动轴。同时,外滩滨江发展轴将强调场所的公共性、空间的连通性,以及视线的通透性。“三段”将外滩金融集聚带以延安路、复兴路为界分成北、中、南三个功能区段,每个区段都有其主导功能。具体来说,外滩北段是品牌提升段,拥有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,依托老大楼资源,突出金融、商业、文化品质的综合提升,优化品牌形象;外滩中段是功能示范段,近期的发展重点地段,强调功能快速集聚,对地区产业集聚和形象提升起示范引领作用;外滩南段是商务拓展段,临近世博园区,腹地较大,发展空间充裕,黄浦区旧区改造重点,规划强调功能的综合性,抓住世博配套建设的契机,完善综合服务功能。


